《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众情况问卷调查

Q1:1.您的性别

Q2:2.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35岁
35岁以上

Q3:3.您的分科

文科
理科
不分

Q4:4. 您的学历

大专及大专以下
本科
硕士及硕士以上

Q5:5.您对《中国诗词大会》了解吗?

没听说过
听说过,但没看过
看过几期
几乎每期都看

Q6:6.您通过哪些途径得知《中国诗词大会》

电视
微博
微信
老师及朋友推荐
其他移动终端及APP
其他

Q7:7. 您喜欢《诗词大会》这档节目吗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其他

Q8:8.您日常接触古诗词的机会多吗

不多

Q9:9. 您觉得董卿适合主持这个节目吗

适合
一般
不适合
其他

Q10:10. 您认为节目诗词类型广泛么

非常广泛
一般广泛
不广泛
其他

Q11:11. 节目中您喜欢的诗人出现过吗

出现过
偶尔
没有
其他

Q12:12. 您会通过选手解说诗词而产生共鸣吗

经常
偶尔
极少
从不

Q13:13. 您会向他人宣传《诗词大会》这档节目吗

一定会
可能会
不会
其他

Q14:14. 这档节目是否会帮助您引起读诗的兴趣

一定会
可能会
不会
其他

Q15:15.您比较喜欢节目中哪些比赛形式?

填字题
对句题
识别诗句题
单项选择题
图片线索题
文字线索题
飞花令

Q16:16.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时您是否通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在线参与答题?

参与了
没有参与

Q17:17.您是否在线下(如微博)参与节目的讨论发表看法意见?

没有
有并发表意见
观看其他网友讨论但没有发表意见

Q18:18. 通过观看该节目,您希望满足哪些需求?

好奇心
求知欲
娱乐性
社交需要
情感共鸣
审美享受
文化认同
专业及职业需求
其他

Q19:19. 您认为该节目成为现象级节目的原因

根植于我国优秀的传统诗词文化
生活中需要诗词的陶冶
大众在精神方面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诗词给人带来美好的意境
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强
内容易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其他

Q20:20.你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增强我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
远离“娱乐至死”的文化消费观
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没有多大意义
其他

Q21:21.该节目与同类文化节目相比有何不足之处?

内容枯燥,过于深奥
形式陈旧单一,缺乏综艺元素,无趣
知识广而不深,文化含量不足
广告植入形式太重
其他

Q22:22.你认为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还可以如何改进?

加强互动,通过网络让观众也可以参与到答题和讨论中
采取更多元的比赛形式
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制作更多类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开发书籍、音频、大电影等周边产品,全方位推广传统文化
采取邀请明星答题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可看性
增加中外语言注释,把节目推向世界舞台
不拘泥于时长
采用直播形式
其他
问卷网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众情况问卷调查
关于
1年前
更新
7
频次
23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