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事件这几天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微博连上10几个热搜,阅读量破亿,关注度可谓是空前绝后...... 相信网上冲浪的你们都有所耳闻。
大家都在讨论什么呢?
插图、插图、还是插图!因为教材插图实在是不堪入目,甚至有很多让人“细思极恐”的小细节,有人称之为“毒教材”。有多离谱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
人教版教材插图的问题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人物画像丑、不良暗示多、疑似夹带私货。
如图,人教版教材中的卡通漫画孩子的眼距宽,双眼无神,表情僵化,面容呆滞,吐舌头,整体让人感觉莫名诡异。
这并不是个例,插图中几乎所有孩子都眼距极宽,眼睛斜视、面容呆滞、五官表情极其不协调,即使是笑也给人皮笑肉不笑的感觉,画面令人观感不适。
犹记得,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
这竟与人教版插图中的小孩形象不谋而合,让人不禁猜测,画者是故意如此作画,讽刺国人吗?
除了外貌画风问题,插图中还有太多若隐若现的性暗示,不时会出现掀裙子等“性骚扰”动作,甚至女孩的腿上也明目张胆地画着纹身(是否有必要?)。
除此之外,教材中也出现很多次疑似男童暴露隐私部位的插图,频次之高,看起来绝非偶然。
3、疑似夹带私货
封面上,男孩身着星条旗衣服,充满了浓浓的美国气息。是否有必要在数学教材封面中插入如此明显的异国元素?
在教材插图中,有一架飞机机翼上的编号赫然显示“N33K”。值得一提的是,这架编号N33K的飞机是真实存在的,由美国生产,是侵华日军海军川西水上战机的编号。
此次教材插图话题在网上的讨论度居高不下,为了进一步了解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我们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从数据的角度来科学分析。
我们设计的问卷题目属于非量表题型,因此我们在分析时,需要按照非量表类问卷分析思路操作。
非量表类问卷分析思路还有印象吗?思维导图如下!
1、用户画像分析
首先我们对收集数据进行基本的频数分析,比如统计性别,年龄,学历等的分布情况。
用户画像分析(性别、年龄、职业)
本次调查共有610份有效问卷,调研用户女性群体占比61.8%,老师占比37.5%,学生占比37.2%,26~30岁人群占比33%。
因此参与本次调研的用户大多为女性师生群体。
在充分了解样本用户画像情况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基本现状,常用到的方法是频数分析、多选分析。
通过对“独立阅读时,你关注插图吗”的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38.8%的人在独立阅读时,会经常关注插图。
3、样本态度分析
这里我们用到的是频数分析得出的数据:
综上,本次调查可得到以下结论:
2)近81%的人认为该版教材插图必须整改,影响恶劣;
3)有32.9%的人给该版教材插图打了1分。
最后,我们用卡方检验,来对比下不同人群对同一问题的看法。
根据结果显示,显著性P值为0.001***,水平上呈现显著性,拒绝原假设,因此得出结论,不同身份人群对“教材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看法上,存在差异。
上面为卡方交叉热力图,主要通过颜色深浅去表示值的大小。
以上就是网友对人教版教材插图看法的问卷分析过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绝大多数人认可插图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支持问题教材整改。
好消息是,经过此次事件发酵,教材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人教版教材已重启绘制。期待在秋季课堂上,孩子们都能用上干净清爽的教材。
SPSSPRO:https://www.spsspro.com/
免费在线、简单易操作的数据分析平台
还有更多好玩、有趣、实用的功能等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