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备课(诗词)时,会对课文的背景故事进行查阅吗?比如,《江雪》的创作背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经历。
您是否赞成,一首诗词的多种解读法,比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不知天上宫阙”,一说是心细朝堂,一说是天宫的想象。
赞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感受
不赞成,考试的答案只能有一个
其他
四年级苏教版中《江雪》一诗,每句第一个字合起来是“千万孤独”由此读出全篇皆为孤独感,对此您如何看待?
言之有理即可
读诗就得多角度
不是正经分析诗词,不能这样解读
您在解读诗词的时候会说“儿童”的语言吗?比如说:千山就是很多很多起起伏伏的山在你眼前,我们的眼睛很大,大到大山都装得下,有时候我们的眼睛很小,小到一滴泪水都装不下。
看情况,有时候会举一些例子
因人而异
一般不会,这样的词都是一笔带过
其他
苏教版教材中大多都含有让学生描写诗词读后的画面,或者感悟,您对学生有这些方面的要求吗?
会啊,这是学会一首诗的表现
有时候会
看考试的范围,考试涉及这方面就练一练
不会,课堂上说说就行了
您认为学习诗词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头脑,还是传承中华文化?
兼而有之吧
还是为了考试,毕竟一切以教材为准
拓宽头脑,学了不一定有用,但总会给与一定的启发
您喜爱古诗词吗?
喜欢,读诗是一种乐趣
还行,谈不上喜欢谈不上不喜欢
不喜欢,文绉绉的和时代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