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 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
电话: ____________
在6m高的平台上进行翻装盲板作业应该定性为( )的危险作业。
作业区域的气体检测范围应从在动火点延伸到工作点周围( )处。
《工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标准》(Q/SY TZ 0394—2017)规定,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大风应停止进行室外高处工业动火作业,遇有( )大风应停止一切室外工业动火作业。
六级以上(含六级)
七级以上(含七级)
六级以上(不含六级)
七级以上(不含七级)
动火作业时动火设备内部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 )。
爆炸下限的1%
爆炸下限的5%
爆炸下限的10%
爆炸下限的15%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距动火点周围()之内的可燃物质或用阻燃物品隔离,半径( )内不准有其他可燃物泄漏和暴露,距动火点()内不准有液态烃或低闪点油品泄漏。
5m;15m;30m
5m;10m;20m
10m;15m;30m
10m;20m;30m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根据动火作业许可证或动火作业方案中规定的气体检测时间和频次进行检测,间隔不应超过()
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班次,如果在许可证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完成作业,申请人需填写延期申请。延期最多()次,延期后总的作业期限不超过()。
采用电焊进行动火施工的储罐、容器及管道等,应在焊点附近安装接地线,其接地电阻应小于()。
动火作业结束后,监护人、监督人应共同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并留守( ),申请人和批准人现场验收并在工业动火许可证的第一联签字确认关闭。
与动火点相连的管线应切断物料来源,采取有效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并彻底吹扫、清洗或置换;距动火点()区域内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口、排气管、地沟等应封严盖实。
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不小于( )m,两者与动火作业地点距离不得小于( ) m。
5m;15m
5m;10m
10m;15m
10m;20m
在以下哪些场所动火应编制动火作业方案并进行升级管理:()
在用容量大于5000 m3(含5000 m3,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等)的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在用天然气气柜和容量大于400 m3(含400 m3)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直径大于426 mm(含426 mm)的集输气管线、在输油(气)干线上停输动火或带压不停输更换管线设备动火
在用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溶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动火
在用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动火
在油气管道(不包括燃料油、燃料气、放空和排污管道)及其设施上进行管道打开的动火
动火作业过程中,作业()、()应对动火作业实施全过程现场监护,不在场时不得动火。
动火作业在作业方案、动火作业许可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无须应急预案。
作业方案、动火作业票、应急预案齐全后,作业票审批人不到现场进行确认签字,可直接进行作业。
应避免在任何生产、存储易燃易爆介质的高风险区域内实施动火作业,有条件拆卸的动火部件应一律拆移到安全场所动火。
在夜晚、节假日期间以及异常天气等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动火作业,必须办理作业票。
动火作业人员应在动火点的下风向作业。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控制火花飞溅。
在站内生产集输设备管线上用砂轮除锈时必须开动火作业票。
《反违章禁令》中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域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四种防火的基本措施是:消除着火源、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在带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介质的容器、设备和管线上动火时,应制定有效的动火作业方案及应急预案,采取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达到安全动火条件后方可动火。
可以在生产不稳定以及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情况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
请回答以下关于《塔里木油田公司十大安全禁令》的填空
填空1 ____________
填空2 ____________
填空3 ____________
填空4 ____________
填空5 ____________
填空6 ____________
填空7 ____________
填空8 ____________
填空9 ____________
填空10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