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筛选(2015年1月)

快给你喜欢的金句投票~!随喜赞叹👍
您最想传播出去的【金句】是哪些?
因为我们内心苍白无力,总是期待外在的肯定、关怀、回报来填满心灵的空虚。向外求,有求皆苦。
要多去读充满正能量的书,让心一点点健康起来。
专注力的习惯,要慢慢练习、培养。譬如走路时,数一数自己走了多少步;喝水时,默记自己喝了多少口。学习时,给自己设定五分钟、十分钟的小段时间,在此期间努力专注,念头跑了就拉回来。如此,慢慢、长期去练习。
在心意未生之时,事物始生之处做功夫用心。
自己好静,可以用这个性格去做一些细致缜密的工作,但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性格,理解身边的环境。就是说,不要拿着自己的尺子去衡量他人,因为自己的习性排斥别人的习性。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不一定要强求别人都与自己一样。
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卑就是站在低处看人,完全忽视自己拥有的,只看到自己没有的,一味放大别人的优势;自负就是站在高处看人,把自己的优点放大,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却专看别人的毛病。这两种眼光都是偏颇片面的,都有问题。
平常多去观察他人的需求,体谅对方的处境,换位思考、待人着想,说对方需要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果做不到,就尽量少说话,多微笑,多帮助他人。
不当真,多观功念恩,换位思考,反复实践,慢慢瓦解心里的障碍。
脾气大不如本事大,说坏话不如说好话。
真正的好事,是不仅自己好,也对他人好,对大家好;不仅现在好,未来也好。
心量放大。我们要有心量去包容别人的过失,也要有心量去欣赏别人的美好。如果我们总是活在狭小的自我中,别人做错事自己也会不高兴,别人成功了自己也会痛苦。
有时候,一件东西摆在自己眼前,可是自己在关注其他的事物,对此视而不见;专注于一件事时,其他的声音就成了背景音。这就是说,一个境界,人的心去注意它,它就成为自己的境界;反之则容易忽视。内心把外境当做一个伤害,它就是最大的伤害;不放在心上,影响就微乎其微。心安者自得。
多去观察思维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念人的好处。反复看、反复思维,遇境才能想得起来,想得起来才有可能用得上。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在境界中历练,心才会真正改变。
我们往往容易原谅自己的错误,可对于他人的过失却抓住不放,乃至因观过之心覆盖了感恩之心,这就是错误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让我们不快乐,不能很好的学习进步,要去改正:多看人长处、念人好处,这样,自他都能快乐的成长。
伤害自己最重的就是自己最执着的, 不是外在伤害了我们,是我们内心对外在的执着伤害了自己。
“观功念恩”是对治我们容易看人过失、牢记怨恨的毛病,帮助我们的心态恢复健康,培养学习的能力。身处逆境、遭受伤害的人,首要的是先自立自尊自强,找到生命方向,树立信心、培养希望,内心强大了,才有力量看到外境对自己的恩,从而更好地向上。“感恩伤害我的人,教我学会坚强。”
生活中很多琐碎小事本无对错,产生纷争的原因皆因各人的观念、习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各执一方就容易对立,我们只有从自己内心先去理解包容。
俗话说“看人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就是“观功”;“吃水不忘打井人”,就是“念恩”。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都可以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思维。
真正的成功,既不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的,也不是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决定的。众生的赞誉如空花水月,众生的毁訾也如梦幻泡影,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心灵成长而活,为更好的付出与奉献而活。
不要浪费时间在难以原谅的人和事上,而要珍惜时间去善待对自己有恩的人。
成就一件事情,不能互相否定,要互相肯定。把好的加起來就会更好。
做好自己,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因为人是无法独善其身的。
有办法调整的话,就去想办法;如果暂时做不到,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怎样看待一件事情,跟看待的角度有关,更与看待的目的有关。一个人,亲人看到是亲人,仇人看到是仇人,蚊子看到是食物。所以,关键是自己怎么看,为什么要这么看?
要去认识到身边的人对我们的重要,周围的人跟自己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排斥别人就是排斥自己;排斥别人,自己就没有生活的空间。反过来,多给别人一条路,也就是多给自己一条路;多让别人快乐,自己的快乐就越来越多。
凡事要“认真而不当真”,二者少了哪一个都不行。当真,就容易变成执著;不认真,就容易流于放逸。对人对事要有放得下的洒脱,也要有拿得起的担当。如果仅仅是玩笑人生,那生活就会变成一个玩笑。
大事是由无数小事累积而成的,把当下的每一念看好,每一件事做好。
既要有本事把别人的不理解乃至误解“不当真”,又要有能力去做出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人的事情来,这才是足够好的。有句话说: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四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平时生活中,点滴之处多用心为善,善行是心灵最好的营养。
用担心的时间和发愁的心力,去想办法,做自己能做到的事。
关注于自己行为的意义,常常想怎样能够帮助到更多人,不知不觉中离幸福更近。
不是没有快乐,是我们的心把痛苦抓得太牢了,以至于没有力量和空间去容纳光明了。
若把利他与利己对立起来,很多事情就不知所措,矛盾重重。其实,利他就是利己,如果能够这么想,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商人费尽心思满足顾客的需求,因为这样自己才能盈利,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在明白“利他即利己”的前提下,随顺缘起、量力而行。
要认识到这种隔阂是自己内心的问题,而不是外在存在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待身边的朋友,自己多主动微笑,多为他人服务,哪怕是简单的倒杯水、扶扶门等。
说话做事多想着怎么能够善待对方,而不是想着怎样能让对方肯定自己。
把这种感恩之心化为自己的成长,用自己的光明去温暖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就是最好的报恩。
好好做现在该做的事情。昨天下雨,不会淋湿今天的衣服,但如果我们的心情停留在昨天的雨中,就错过了今天的太阳。
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只有管好自己。
人生就如爬山,有高峰就有低谷,有坦途也有荆棘小道,这都是正常的。当我们感觉到累时,就是在爬上坡路。不要去排斥、担忧,以平常心好好走脚下的每一步。
世间还有一句俗语:“人善人欺天不欺。”善良是不容置疑的,唯有善良才能带给人心最究竟的平静与快乐。很多人不能坚持善良,是因为内心对道之真理不清楚,不明白,在境界面前产生了怀疑与动摇,其结果是为了一时小利而失去了生命大利,从更长远、更究竟的层面看,对自己是伤害而不是保护。
鼓起勇气去改变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进步,一个成功。要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
世间有不平,正需要我们来建设、净化、改善,不是要劝人去行善,而是要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带动周围的人。当自己力量不足时,要多亲近志同道合的善友,靠团体的力量去改善共业。
人的烦躁、焦虑,都是因为在一个点上执著不舍,失去了观待整体的力量,丢掉了整个心灵的平静。只有令心静下来才能有创意。一棵果树,要在根上浇水才能结果,若只往枝叶上浇水施肥,怎会有用呢?内心是我们一切智慧与力量的源泉、根本,要回归内心,而非攀求外在。
对自己的事,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才能冷静处理;对他人的事,要像自己的事一样去关心、帮忙,才能避免冷漠。
我们的生命从来不孤单,只是自己心中执著于某些特定的部分而感到失落痛苦。用心去感受当下,珍惜自己拥有的生命、健康、阳光、清风。
要多读圣贤之书,多结交有志向之友,开阔眼界与心胸,才能看到方向。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里的“不辩”不是外表上的不辩,而是内心的安然平静。我们的心要朝向自己仰望与感恩的对象,而不是时时刻刻在意伤害自己的人。当我们对伤害无有挂碍时,自己就解脱了。天空是不会害怕别人朝它吐唾沫的。
不要过多去想象未来, 而好好把握现在的心和行动,因缘成熟时,外在的结果才会显现。
不要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中不放,那样自己就成了垃圾筒,所以要学会原谅;同时,不管别人如何,我们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题 | 被引用0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