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十里红妆,凤冠霞帔,这是古时嫁女的盛景。实际上,梅花女子出嫁时,母亲定会送上一条精致的红裙,作为女儿的嫁妆。
刘琴琴就在梅东村自家临街大厅里刺绣。记者进去时,她正在埋头刺绣。在她的巧手之下,五颜六色的丝线,在花针的钩织当中慢慢变成了颜色鲜艳的牡丹、栩栩如生的凤凰。
当地老人说,梅花镇有句古话,“有办无办镜箱(梳妆台)便桶(马桶)铁铁硬,多穷多富红裙不放。”意思是说,出嫁女子的嫁妆,不论家庭贫富,梳妆台、马桶、红裙这三件是不能少的。其中,红裙被认为是最珍贵的。
刘琴琴拿出一条刚刚完工的红裙。记者看到,裙子本身是大红色丝绸,上面绣着牡丹、凤凰、梅花、彩蝶,活灵活现,很是喜庆。红裙背后,凝聚了她千针万线的努力。
泮野柏山岩青茶制作技艺自清朝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已120多年,其制作过程工艺复杂,通过采茶青、晒凉青、做青、摇青、炒青、揉青、走焙、拣梗归选、烘焙等十几道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其制作工艺区别于闽南乌龙茶与闽北乌龙茶的做法,其茶汤的特点是清澈橙黄,清香馥郁。
榫卯工艺是一种很普遍使用的木凿技术,起源非常早,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掘出了大量的结合完好的多种式样的榫卯结构遗物,可以说是我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发明。
在传统木匠工艺中,根本没有钉子和粘合计等,完全是靠各种楔形嵌套。水平高的匠人制作出来的木制品其精度要远远超过机器加工。结合部不仅可以保证强度,甚至连水也无法渗透。榫卯结构简化了复杂的程序,使两块材料在不需要第三者介入下实现牢固连接,是一种最简单、稳定而普遍适用的连接方式。
锣鼓板又称“打鼓板”,畲族“打鼓板”历史可追朔到清康雍年间,猴屿畲族先祖从院里村再迁徙到岭寺,代代相传,乐谱没有任何改动保留至今。每年小年过后,就开始在祭祖、神诞、节日场合演奏,老少均可参与。
锣鼓由大锣、箭鼓、廊帐、大钹、小钹、小锣和锣子等十件构成。演奏以“五下锣”开始,随后“走街”“六届(六节)”“八仙”结束总共分九节演奏,其中“走街”可为每节过渡,也可在行进中先行演奏,锣鼓板的大部分乐曲节奏感强烈,完整演奏约15至20分钟。
1题 | 被引用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