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H-O、特定要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44分)

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的需求曲线以下,价格以上的部分代表特定要素的收益。
A. 正确
B. 错误
一个行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上移表示该行业厂商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
A. 正确
B. 错误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一国同时生产粮食和汽车,当粮食价格上升10%时:
A. 首先会使粮食部门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上移10%,进而导致粮食部门支付给劳动的工资上升10%
B. 粮食部门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将会吸引劳动力从汽车部门流向粮食部门
C. 整个国家劳动的工资率将上升,但是其幅度小于10%
D. 粮食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将会收益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一国同时生产粮食和汽车,当汽车生产的特定要素增加时
A. 汽车部门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B. 汽车部门产量增加
C. 粮食部门产量减少
D. 土地的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都上升
对于流动性要素,S-S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是不适用的。
A. 正确
B. 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A.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
B. 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C.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移动
D. 不同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增大
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该贸易的发生以技术差异或者要素禀赋差异决定,两国间的技术差异或者要素禀赋差异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A. 正确
B. 错误
美国每年要出口大量的汽车,但同时又从日本、德国、韩国等地大量进口汽车。这种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模式称为“产业内贸易”。 (
A. 正确
B. 错误
根据格鲁贝尔-劳埃德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可知
A. IIT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一个行业或者产品,行业或产品定义得越宽泛,IIT值就会越大
B. IIT值大于0意味着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这一行业的产品
C. IIT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
D. IIT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明国在新产品的研发阶段处于垄断地位。此阶段生产出来的产品仅供国内生消费者消费。 (1.0分)
A. 正确
B. 错误
下列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正确的是
A.A. 在标准化阶段,技术已经成熟,可以通过专利转让或者技术外溢手段实现技术的转移
B.B. 在产品的成长阶段,发明国不再拥有垄断地位
C.C. 在产品的衰退期,模仿国占有劳动力优势,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D.D. 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
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A.A.所有与衰退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B.B.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C.C.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D.D.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以下论断中,错误的是:
A.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中性要素的福利收益或损失。
B.消费模式会影响所有要素的收益或损失。
C.消费模式不会影响最为专业化的要素的收益或损失。
D.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一国整体的福利收益或损失。
在下述哪一条件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将不能成立?
A.要素不会在各产业间流动。
B.要素在不同国家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率。
C.各国均建立贸易壁垒以阻止自由贸易。
D.上述所有3项。
“在一个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中,新资本的迅速积累会使该国进口更多的自然资源。”隐含于这一论断的定理是:
A.Heckscher—Ohlin theorem.
B.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C.Rybczynski theorem.(正确答案)
D.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A.A.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B.B.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C.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D.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18题 | 被引用1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