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公差及检测》练习题1

本节练习题分单选题,每题2.5分,共100分。交卷成功后可查看成绩与解析。
几何公差包括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跳动公差。
×
在图样上给出了几何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
对被测要素的几何公差要求,采用公差框格标注。公差框格最少两个格,最多五个格。
×
如果公差带的形状是圆或圆柱面,则需要在公差值前面加注ɸ。
×
如果公差带的形状是球面(球形),则需要在公差值前面加注Sɸ。
×
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以um为单位给出具体数值。
×
对于有三个基准的几何公差标准,第三个格填写第一基准,第四个格填写第二基准,第五个格填写第三基准。
×
公差框格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指向公差带的直径方向。
×
对组成要素提出几何公差要求时,可将指引线的箭头置于组成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若置于轮廓线的延长线上,则指引线的箭头与尺寸线要明显地错开。
×
对导出要素(轴线、中心平面等)提出几何公差要求时,带箭头的指引线与尺寸线的延长线要重合(指引线的箭头与尺寸线对齐)。
×
对几个要素给出单一公差带要求时,应在公差值的后面加注公共公差带符号CZ。
×
以组成要素作为基准要素时,基准符号应标注在要素的外轮廓线或它的延长线上。若标注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则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要明显地错开。
×
以导出要素(轴线、中心平面等)作为基准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要对齐。
×
几何公差的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
几何公差的公差带的形状是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确定的。
×
几何公差的公差带的大小是由公差值t决定的,指的是公差带的宽度或公差带的半径。
×
若被测平面的平面度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则该平面的直线度也会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
×
对圆锥面规定圆度公差要求时,指引线的箭头方向应与圆锥面的素线垂直。
×
若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则该圆柱面的圆度也会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
×
若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则该圆柱面的素线直线度也会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
×
若被测平面相对于基准的平行度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则该平面的平面度也会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
×
方向公差的公差带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
×
标注同轴度或同心度公差要求时,必须在公差值前面加注ɸ。
×
位置公差的公差带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的位置。
×
对于几何公差,未注公差的公差等级分为H、K、L三级。
×
对同一几何要素给出形状、方向、位置几何公差要求时,应使:形状公差的公差值>方向公差的公差值>位置公差的公差值。
×
若某一平面相对于基准轴线和基准面的位置度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则该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倾斜度也会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
×
若某一平面相对于基准轴线和基准面的位置度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则该平面的平面度也会满足公差值t的要求。
×
对空间中的点提出点的位置度公差要求时,应在公差值前面加注Sɸ,其公差带的形状是一个球面限定的区域。
×
圆跳动是控制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
×
全跳动是控制整个被测要素在连续测量时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
×
端面全跳动可控制被测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垂直度以及被测端面的平面度。
×
径向全跳动可综合控制被测圆柱面的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同轴度以及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圆度、素线直线度。
×
对圆锥面规定斜向圆跳动公差要求时,指引线的箭头方向应与圆锥面的轴线垂直。
×
跳动公差带的位置具有固定和浮动的双重特点。
×
若两端点连线法得到的直线度误差值大于公差值,则被测要素的直线度不合格。
×
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准则。
×
方向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所形成的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与方向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
位置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所形成的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

40题 | 被引用957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