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考察(下)
化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从微观的原子、分子层面,揭示物质世界的奇妙变化!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钠投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产生气体
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常温下生成过氧化钠
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Fe₂O₃
向FeCl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除去FeCl₂溶液中的FeCl₃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OH)₃和H₂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l
Al₂O₃
Al(OH)₃
NaHCO₃
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与任何酸反应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氯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工业上用氯气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不易分解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Na + 2H₂O = 2NaOH + H₂↑
CaCO₃ = CaO + CO₂↑(高温)
2Fe + 3Cl₂ = 2FeCl₃(点燃)
Cu + 2H₂SO₄(浓)= CuSO₄ + SO₂↑ + 2H₂O(加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³⁺ + 3H₂↑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₃²⁻ + 2H⁺ = CO₂↑ + H₂O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²⁺ + OH⁻ + H⁺ + SO₄²⁻ = BaSO₄↓ + H₂O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2Ag⁺ = Cu²⁺ + 2Ag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²³个原子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²³
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都约为6.02×10²³个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约为6.02×10²³个
1molNa₂O₂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²³个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将1molNaC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从1L 1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mL,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1mol/L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必须是干燥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电子,还原剂得到电子
电子转移的方向是从氧化剂指向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等于化合价升降的总数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提高反应温度,一定能增大反应的限度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
下列关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
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同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
是
否
钢铁的吸氧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O₂ + 2H₂O + 4e⁻ = 4OH⁻ ( )。
是
否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
是
否
电镀时,镀件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 ( )。
是
否
化学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 )。
是
否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 )。
是
否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 )。
是
否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
是
否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 )。
是
否
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 ( )。
是
否
相关模板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考察(下)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考察(上)
中东知识点
知识点调查
高中化学学习兴趣调查
高中化学(姜元松)
更多免费模板
30题 | 被引用951次
0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