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 ),了解( ),认识心理( )现象,掌握心理( )和( )。其重点是( )、( )、( )、( )、( )以及( )等方面的内容。
普及 知识
树立 意识
心理调节方法
异常
保健知识 技能
认识自我 学会学习 人际交往
情绪调适 升学择业 生活和社会适应
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分别是( )(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和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属于()。
病与非病三原则
典型症状及行为
是否有自知力
内在协调一致
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个别辅导室基本设置
面积要求10-15平方米。
每间基本设施配有咨询椅或沙发,教师咨询椅或沙发与学生咨询椅或沙发成90度或60度摆放。
配备放松音乐、心理健康知识挂图、录音设备等。
七年级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材《做自己的主人》,知识点是克服依赖心理,进行“心理断乳”、积极参加家务劳动,获得必要的自我服务技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克服依赖性强的解决方式是培养自信心、调峰与父母的关系、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表述,1000名学生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所有班主任都是兼职心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