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美团研究院
2019年12月17日,在美团外卖主办的“2020外卖产业大会”上,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前三季度)》。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卖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下述发展特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外卖产业的渗透率继续提升;美食、甜点饮品是外卖订单的主要品类;高线城市是主力消费市场;外卖消费时段呈现典型的双驼峰特征,外卖对各地夜间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点外卖,80后和90后是外卖消费的主力军。中国外卖产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从新模式升级为新业态;竞争模式由“红利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品质驱动”;外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外卖生态边界不断扩大。建议重视下述方面的工作:对外卖产业秉持“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大力推进政企协同共治;提升网络餐饮服务的线上线下协同治理水平;切实降低餐饮商户的经营成本。
图1 2015-2019年中国外卖产业规模与增长率
图2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卖产业交易额
图3 2015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外卖产业的渗透率
2019年渗透率数据为各季度外卖产业交易额除以当季度餐饮业收入,其中,外卖产业交易额数据来自Trustdata《2019年Q3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餐饮业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图4 2019年前三季度美团外卖订单量品类分布
图5 2018Q1-2019Q3美团外卖甜点饮品订单量增长情况
图6 2019年前三季度美团外卖美食细分品类订单量分布
图7 2018Q1-2019Q3美团外卖海鲜/烧烤订单量增长情况
1.外卖订单量与区域经济水平正相关,消费品类具有地方特色差异
从美团平台数据分析结果看,2019年前三季度,华东(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贡献了全国33.8%的外卖订单量,与其全国GDP占比(33.9%)非常接近(见图8)。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外卖订单量占全国的18.7%,高于其GDP占比(17.3%),在7个地区中排名第二。之后依次为华北(北京、内蒙古、河北、山西、天津),占比为12.8%;西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占比为11.3%;华中(河南、湖北、湖南),占比为10.9%;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占比为8.2%;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占比为4.5%。从图8可以发现,与人口占比相比,各地区(除东北外)的外卖订单量占比与其GDP占比更加接近,这表明,相对于人口,外卖订单量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更强。
图8 中国各区域外卖订单量、GDP、人口在全国的占比
图9 中国各区域外卖主要品类结构对比
图10 中国各区域外卖美食细分品类结构对比
图11 外卖订单量前十省级行政区
依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77个城市的划分标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外卖订单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7.7%(见图12),成都等15个新一线城市外卖订单量的占比为25.8%,无锡等30个二线城市外卖订单量的占比为21.6%,汕头等70个三线城市外卖订单量的占比为17.6%,韶关等90个四线城市外卖订单量的占比为10.9%,防城港等128个五线城市外卖订单量的占比为6.3%。由此可见,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是外卖的主力消费市场,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外卖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挖掘。
图12 中国各线城市外卖订单量占比
图13 各级城市外卖订单品类对比
图14 各级城市外卖订单美食细分品类对比
图15 美团外卖订单量前10城市
午间和晚间是我国外卖消费的两个高峰时段(见图16)。其中,午间下单的峰值时段为11时至12时,该时段订单量占全天的15.2%,而10时至11时、12时至13时的订单量占全天的比例分别为5.9%和11.1%,午高峰呈现订单量大且时间相对集中的特征。晚间下单的峰值时段为18时至19时,该时段订单量占全天的9.2%,明显低于午间峰值订单量水平。但晚高峰消费的持续时间较长,从16时至21时的5个小时内,各时段的订单量均超过晚间峰值时段订单量的一半。
图16 外卖订单下单时段分布
美食在全天各时段仍是外卖消费最主要的品类(见图17)。甜点饮品在下午和晚间时段的订单量占比较高,通过外卖享用“下午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超市在各时段的订单量占比相对均匀,特别是在夜间的订单量仅次于美食。
图17 外卖品类消费时段分布
图18 外卖美食细分品类消费时段分布
在外卖品类日益丰富、配送越来越快捷便利、餐饮商户主动延长营业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外卖消费时间已经从午高峰和晚高峰向全时段扩展,夜间消费订单占比明显提升。夜间经济(晚18时至凌晨6时的经济活动)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在居民聚集的生活区域,发展餐饮外卖、闪购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在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的同时可以大幅降低扰民噪音和路面拥堵,扩大传统夜间经济的服务范围,把方便快捷的夜间服务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2019年前三季度,美团外卖的夜间订单量(晚18时至凌晨6时)在全天订单量中的占比达到35.2%。
快餐小吃是夜间外卖订单的主力(见图18),西餐、地方菜和海鲜/烧烤等品类紧随其后。20点过后,地方菜的订单量占比迅速下降,而海鲜/烧烤的订单量则继续增长并在22时至23时达到全天峰值,之后订单量开始下降并一直持续到凌晨时段(见图19)。海鲜/烧烤是极为少数的夜间订单量大于日间订单量的外卖品类。
图19 海鲜/烧烤品类外卖订单量分布时段
2019年前三季度,女性的订单量占比达59.0%(见图20),男性订单量占比为41.0%。
图20 不同性别外卖订单量占比
图21 不同性别的外卖消费中各品类的订单量的占比
当前,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我国外卖消费的主力军,外卖订单量远高于60后和70后。美团外卖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20-29岁用户的订单量占比高达61.5%(见图22),其中,20-24岁用户的订单量占比为22.1%,25-29岁用户的订单量占比为39.4%。80后特别是85后同样是外卖的主要用户群体,其中,30-34岁用户的订单量占比为24.7%,35-39岁用户的订单量占比为5.9%。
图22 各年龄段外卖用户订单量占比
图23 各年龄段外卖订单品类对比
外卖正发展成为全时段、跨品类的新零售时代不可或缺的消费场景。它以用户的即时洞察为核心,以大数据为驱动,围绕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场景,线上实现交易闭环,线下通过即时配送完成交易履约,为用户提供从需求发起到商品验收的一站式服务。外卖从一个新模式升级为一个新业态,为餐饮和零售行业带来了新的时代红利。
经过过去几年的积累,主流外卖平台已拥有较好的用户规模、商户基础和配送体系。未来,供给侧数字化将是包括餐饮在内的各类传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外卖供给侧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提高菜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等具体措施不断提升整个门店的运营质量,同时借助各种智能终端、智慧点餐系统、收银系统等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外卖平台还可以为商家提供订单管理、集中采购、峰值预测、产品研发、营销管理、供应链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商家发展,共建繁荣生态。
1. 外卖正成为消费者追求膳食均衡、“按时吃饭”、“好好吃饭”的一种重要选择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吃得更营养、膳食搭配更合理已成为大趋势。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具有较高支付能力但局部地区仍然难以获得新鲜健康食品的“食品荒漠”问题依然存在,如工作在城市郊区新建的产业园区、或居住地附近缺乏生活服务设施供给等。外卖通过拓展商家的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外卖可以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有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对于一些健康品类。2019年前三季度,美团外卖轻食订单量同比增长102%,轻食作为一种健康饮食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三餐规律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很多人因为时间有限或者工作不便,难以通过堂食或者自己做饭保障按时吃饭,而外卖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美团外卖《按时吃饭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71%的用户通过美团外卖保证了午饭的按时按点。此外,针对繁忙又希望按时吃饭的用户,美团外卖专门设计了“预点单”功能。用户可通过这一功能提前下单,预订喜欢的商家和餐品并设定送达时间。
2. 外卖食品封签的创新运用让用户更放心,外卖产业的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2019年5月20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以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餐饮服务平台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外卖业务实践中不断强化食品安全工作,以实际行动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水平。2017年12月,美团外卖率先推出外卖“放心签”。商家使用封签加封餐饮外包装,美团外卖骑手在取餐时予以确认,并在配送过程中保持餐食封签的完整性。用户收餐时如封签已损坏,可拒绝收餐。作为外卖创新的小工具,封签有力地保障了外卖食物的食品安全。2019年,美团外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放心签”,并通过政企合作、商家定制等方式不断丰富“放心签”的投放形式。
3.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多方协同加强环境保护
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一次性餐具环保问题,在“限塑禁塑”的大背景下,政府、平台、用户、商家多方协同,加强环境保护,探寻解决方案。
2018年以来,在美团外卖平台下单勾选“不需要餐具”选项的用户逐渐增多,2019年7月,选择该项功能的用户数量超过了500万(见图24)。选择“不需要餐具”用户数最多的城市前5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见图25)。2019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美团外卖平台上海市用户选择“不需要餐具”的数量快速增长,2019年8月超过了100万人。2017年8月,美团外卖发起青山计划,将每月最后一天设立为“美团外卖环保日”,截至2019年9月,已经上线20期。
图24 美团外卖选择“不需要餐具”的用户数量
图25 美团外卖选择“不需要餐具”的用户数量前5城市
外卖吸纳了大量就业。以新兴的外卖配送为例,2017年有220万人在美团平台上从事过配送,2018年达到270万人,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过去一年内通过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已达370万人。此类岗位就业门槛低,灵活性强,具有蓄水池作用,能够增强社会弹性,对扶贫也很有帮助。国家扶贫办进行的比对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美团外卖骑手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有21.6万人。
外卖激发了传统商圈的活力。通过完善配送基础设施、优化商家供给,外卖延伸了传统商圈的服务半径,激发了区域居民的消费活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生活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外卖是连接商业和社区的重要纽带,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外卖和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形成的新生态、与生鲜零售等融合产生的新模式都进一步激发了区域经济的活力。
以商户供给端为例,商家服务生态包含方便商户进行原材料采购的供应链服务,拓展经营渠道的共享厨房服务,提升商户精细化运营水平的外卖代运营服务,新餐饮培训机构、渠道引流服务、餐饮媒体、投资机构、连锁加盟服务以及针对商户的外卖包装设计、环保材料供应等多元化服务(见图26)。
图26 外卖商家服务生态
2019年5月,美团正式推出“美团配送”品牌并升级配送开放平台,在技术平台、运力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等方面面向生态合作伙伴开放多项能力,帮助商户提升用户体验和经营效率,推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9年6月底,美团配送已在全国设立了近万家配送站点,为全国360多万商户和4亿多用户提供服务,覆盖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
图27 美团配送科技开放平台
文章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