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12954

定量研究到底多少样本合适?

作者:Ivy Huang

我相信,很多做定量研究的研究员,在设计一个研究项目的时候,经常会被客户询问:这个项目多少样本量比较合适?也可能会被客户质疑:你觉得这些样本量的代表性就足够了吗?只要是做定量,关于样本量的话题就会一直存在。毕竟,大家都认为,既然是定量,就应该要有量的规模,要具备足够的代表性。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定量研究能够做的样本量越大越好。

 

 

然而实际的工作中,其实样本量大部分情况下是根据经验值来确定的,也受限于客户的预算。因为每个问卷的回收都是付费的,项目也有时间周期的限制,所以,并不可能真的做到非常大量的样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统计学中会存在“抽样调查”这一说法。不然的话,所有调查都可以称之为普查了。

 

 

那么本文中,就围绕“抽样调查”的样本量设计,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抽样调查的样本量选择,与 “抽样误差”和“置信度”挂钩。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局指标的绝对离差。从理论上来说,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一定会越小,反之越大。而置信度,也称为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置信水平的比例越高,代表着样本和总体的吻合度越高。

 

 

有一个比较常用的简易样本量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置信度要求相同的条件下,在北京市进行一项调查,和在全国进行一项调查,样本量的差别并不大。在要调查的总体的量已经很大(达到万以上)时,最低要达到的样本量与总体的总数已无必然联系,而是主要受到误差和置信水平的影响,其最低样本量的确定一般以“一定误差和置信水平下的最小样本量”为主要依据。当然,总体规模越大,进行抽样调查的效率越高。

 

 

比如,假设简单随机抽样置信度要求95%,这种情况下,样本量和误差的对应关系如下:

 

 

样本量      误差

50          0.14

100         0.10

500         0.045

1000        0.032

 

 

可以看到,一开始,样本量的增大,的确会让数据结果的精准度有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这个精准度的变化会越来越小。因此,为得到最小误差而选择最大样本量,并不是一个必然选择,也没有必要。

 

 

有关置信水平和误差的对应关系,业内有一个参考的值,可以用于速查。如下:

 

 

 

 

而更具体的一个经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样本量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的对应表,也可以参考,如下。大家可以注意蓝色字体标注的部分,是比较有用的实际工作参考。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项目,并且不是连续跟踪型的,那么考虑到成本控制,一般可行的样本量,总体达到200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做一些特定群组的分析,比如男性和女性的对比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对比差异,那么,就要确保每个群组里,样本量至少要有30个样本。而如果你需要区分不同的区域去看数据,比如不同城市,那么你就需要保证每个城市的样本量不少于100。具体要用多少样本,还可以结合客户预算和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探讨,但是保底的最小量,我们要确保。同时也记住,即使客户有预算,也并不是非要做到足够大的样本量,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数据精准度的变化会越来越小。

 

 

以下再简要罗列一下,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几个样本量选择,有什么统计学意义:

 

 

30样本: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分出高、中、低的区别,整体态势可以作参考,但是绝对值多数会与真实值有一定的误差;

 

 

100样本:调查结果开始接近现实,能反映市场大致情况,但数据排名的稳定性不够,不建议作为跟踪对比的依据,因此品牌追踪类研究不建议只有100样本;

 

 

200样本:调查结果已经相当接近真实情况,30次可能会有一次与真实的排名有误差;

 

 

300样本量:调查结果基本可以说与现实一致,是非常优秀的定量研究调查样本量。

 

 

以此为参考,就可以较为快速地设计你的调研样本量方案,而不需要太复杂的样本量计算了。